2025/10/11 12:40(10/11 12:51 更新)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1日電)教育部推動大專女學生領導力培訓營,至今累積超過6000人參與。今天的交流分享中,基隆市社會處長楊玉欣分享她19歲至今面對罕病的生命思維,鼓勵年輕女性思考苦的意義。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從民國92年開始推動的大專女學生領導力培訓營,鼓勵女學生透過自我實踐、社會參與,發揮影響力。今天是聯合國的「國際女童日」,也是「台灣女孩日」,青年署特別舉辦「變身超級女孩-歷屆女培學員交流分享會」,邀請多名講者分享經驗。
基隆市社會處長楊玉欣19歲被診斷出罕見疾病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四肢肌肉逐漸萎縮、行動不便。她今天幽默地說,19歲就是她人生健康的高峰,接下來就是感受失能和失落。
後來投入罕見疾病基金會,楊玉欣發現有更多比她更嚴重的人,「至少我腦袋清楚、能夠講話。」因此下定決心要代替他們講話、代替他們行動。她有幸成為立法委員,透過法律和政策的改變,讓人們獲得更好的幫助。
「所有的苦難不會沒有意義。」楊玉欣在今天的分享中,鼓勵所有學員,要將生命中的苦難,視作為自己化妝的祝福,並思考自身的辛苦,能不能帶給他人價值。
目前就讀清華大學的沈利倩曾獲得總統教育獎,今天也受邀分享。她出生時便罹患白血病,在治療中截去右腿,從小到大每隔2年都要更換義肢。在成長過程中,她學習將這些義肢當作「美人腿」,以樂觀心態看待。
就學時,沈利倩難免遇到同學嘲笑,也曾感到難過。後來父親有機會合法飼養老鷹,她也跟著一起參與訓練,從老鷹學到不畏懼他人眼光,記住身為猛禽的勇敢特質。
沈利倩開始勇敢地穿上短褲出門,露出「美人腿」,她今天說,如果沒有跨出這一步,可能永遠都要活在長褲的陰霾底下。高中開始,她投入志願服務,在各個校園分享生命故事及環境友善議題,希望人們也能透過老鷹的視角,獲得正向啟發。(編輯:張雅淨)11410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