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2 18:27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12日電)2025台灣國際人權電影節「人權電影獎」今天揭曉,社會組首獎由隋淑芬執導的「五花肉」奪下,青年組首獎由黃勇嵻執導的「留學生」獲獎。
為提升台灣國際人權電影展的知名度及能見度,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年起將影展轉型為2025台灣國際人權電影節(Taiwa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Film Festival),並舉辦人權電影獎,鼓勵民眾透過影像作品探討人權議題。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今天在頒獎典禮上表示,今年參賽作品內容相當豐富,涵蓋白色恐怖、勞動處境、司法正義、信仰自由與移民等多元議題,充分展現影像作為社會記憶與人權對話載體的重要性,也證明只有在台灣這塊自由的土地上,這些故事才得以被述說。
王時思表示,未來台灣國際人權電影節將持續推動人權影像教育,讓更多觀眾透過電影理解各式人權議題,「文化部始終沒有忘記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未來會利用這個場域進行民主自由的教育,讓世界看見台灣為了保障民主、自由與人權所做出的努力」。
今年首屆「人權電影獎」社會組首獎由隋淑芬執導的「五花肉」奪下,隋淑芬表示,故事發想自一名前輩作家兒時的挨餓經驗,參雜父親被誣告入獄及自己無憂純真的玩樂童年,藉由即將上小學的男童視角,經歷父親被捕、發現母親「以肉易肉」的秘密,帶出60年代白色恐怖的政治氛圍與社會現象。
社會組優選由蔣煥民、孫曉彤所共同製作的「尋寶的人」獲獎,社會組佳作則是李家驊執導的劇情短片「薄荷涼菸」獲獎。
青年組首獎由黃勇嵻執導的「留學生」奪得,短片描述從越南來台升學的留學生阮氏青春和范氏梅發現,現實生活與想像有極大落差。黃勇嵻表示,少子化與勞動力短缺已是台灣當代社會的巨大隱憂,他希望透過青春和梅的故事,聚焦越南留學生在台灣的現實生活與心理掙扎,呈現這群人奮力生活的樣貌。
青年組優選由顏齊瑩以「再見大我」獲獎,青年組佳作為陳俊維的「哥哥死後去了哪裡」。(編輯:管中維)11410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