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芬蘭國家廣播公司專訪 林昶佐:台灣人有抗壓反抗基因

2025/10/14 21:07

(中央社記者辜泳秝斯德哥爾摩14日專電)駐芬蘭代表林昶佐接受芬蘭國家廣播公司訪問,分享如何開始接觸重金屬音樂,及在台灣戒嚴時期成長的經歷,他表示,台灣人的基因裡都有反抗性格,不管遇到什麼打壓,都想要展現台灣可以做到,並且超過世界標準。

林昶佐今天在個人臉書分享接受芬蘭國家廣播公司瑞典頻道(Svenska Yle)的專訪,他在訪問中分享12歲開始聽音樂的歷程,從唱片行推薦的「槍與玫瑰」(Guns N’Roses)開始,一直加重口味,聽到鞭擊金屬(Thrash metal)、重金屬、黑金屬的歷程。

林昶佐在訪問中表示,當時的他在家裡、學校跟社會都感到巨大壓力,金屬音樂幫助他比較有建設性地表達傷心與氣憤的感覺,每一首歌有起承轉合,當歌曲結束後感覺也達到釋放,然後再播放下一首歌。

他說,從大學時期開始聽芬蘭樂團「日暮頌歌」(Nightwish)跟「死神之子」(Children of Bodom)的音樂,在閃靈樂團成立後也跟許多芬蘭金屬樂團共同巡迴,並跟芬蘭唱片公司合作。

他表示,這些經歷讓他跟芬蘭的關係越來越深,直到現在成為台灣駐芬蘭的代表,這是他從來沒想過的,但感覺很美好。

報導中也提及林昶佐曾經在2016至2024年期間擔任立法委員,協助同性婚姻合法與其他政策的推動,報導中指出,台灣在2019年將同性婚姻合法化,是亞洲第一個通過的國家。

報導詳細介紹國民黨撤退來台,之後由蔣介石統治至1975年,過世後又由其子接手統治台灣。1949年開始的戒嚴延續了38年,在這個時期台灣也經歷「白色恐怖」,思想不同的人被抓,許多人甚至被凌虐、處死。當時的統治階層打壓台灣文化與當地語言,透過禁止與宣傳讓這些文化與語言比中國文化和語言低一等。

林昶佐分享小時候在學校不准說母語台語,否則會被罰新台幣10元,以及照顧他長大的祖母不再說台語的經歷,讓他至今想到還是很激動。

林昶佐也說,這種混合了氣憤、傷心與罪惡的感覺一直跟著他,也讓他想要努力讓台灣永遠是自由的國家。

報導指出,台灣在1987年解除世界最長的戒嚴期之後,結束白色恐怖時期,1996年產生第一任民選總統,至此台灣就一直是世界最堅強的民主政體之一。2024年,台灣更是被排名為世界第12的民主國家,也是亞洲唯二完全民主的國家之一。

對此,林昶佐對芬蘭國家廣播公司表示,他認為台灣人有反抗基因,天生就有反抗性格,不管外界如何打壓台灣,台灣人就是要讓人知道,台灣可以做得到,而且台灣人絕對不會落在世界標準之後。

林昶佐派任芬蘭引起許多媒體關注,先前分別接受芬蘭百年政經雜誌「芬蘭畫報」(Suomen Kuvalehti)、芬蘭大報「中芬蘭人報」(Keskisuomalainen)專訪,日前也有芬蘭國家廣播公司(Yle)知名節目Efter Nio專訪,是該節目第一個受訪的亞洲政治人物。(編輯:唐聲揚)11410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