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環教用石頭當課本 美學者盼讓花蓮小孩以家鄉為榮

(中央社記者張璦花蓮15日電)美國環境教育工作者柯澗敏在花蓮壽豐鄉白鮑溪撿起一塊石頭,在陽光下閃著綠光,這就是全世界最年輕的玉「豐田玉」。他說,學習應該要手摸、眼睛看、鼻子聞,希望能透過戶外課程、以石頭為課本,讓花蓮小孩快樂學習,為家鄉的獨特地景感到驕傲。

在YouTube頻道「台灣岩石大哥Taiwan Rock Guy」中的影片,柯澗敏(Jimmy Kelloway)把不同岩類比喻為不同種屬性的寶可夢,將岩石的組成形容成蘋果派食譜。

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柯澗敏,從小立志鑽研地質學,13歲開始學習中文,大學畢業後不久,到國立東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如今落腳花蓮縣,從事地質與環境教育。

在環境教育戶外課程與學員互動時,柯澗敏在白鮑溪裡撿起一塊泛著碧綠光澤的石頭,眼中閃耀著難掩的興奮與熱切。

柯澗敏接受中央社專訪,談起自己與這種玉石的淵源,他表示,東華大學學生常去白鮑溪,當時他聽朋友說,溪裡有種綠色的石頭,於是勾起他的興趣,在與教授交流、研究文獻後了解,原來這是全世界最年輕的玉,也就是豐田玉(又稱台灣玉)。

事實上,豐田玉的誕生,與台灣島的形成大有關係。柯澗敏解釋,數百萬年前,火山島弧與歐亞大陸板塊的碰撞,使台灣在短時間內快速自海底抬升,如此劇烈的造山運動,帶來高壓高溫,進而促使岩石變質;當高溫的流體衝進不同的岩石之間,就像是在地底煮了一碗混合著多種元素的「粥」,隨著這碗「粥」冷卻凝固、再結晶,其中含鐵較多的部分,就是閃著綠光豐田玉。

花蓮特有的豐田玉,不僅是台灣形成過程的見證,也承載著人文歷史的痕跡。柯澗敏表示,豐田玉屬於軟玉,雖然軟玉在世界各地不算罕見,但花蓮產的豐田玉因為含有較多鋅,會呈現獨特的黑點,這一特色讓研究員推測,遠在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國家出土的軟玉耳飾上之所以同樣可見黑點,可能與千年前台灣原住民參與的海上貿易系統有關。

「台灣各地的石頭都很漂亮、有趣,但是東部的石頭最棒,所以我想要支持、推廣這個地方」,柯澗敏說,許多人認為花蓮地震多、很可怕,但在他眼中,這其實也是台灣了不起的地質特色,因為板塊運動,台灣的地貌逐天逐年都在變化,展現出大自然驚人的力量。

柯澗敏表示,地震等天災雖然帶來傷害,但除了平常做好準備,人們也應該學習去了解台灣的環境,台灣是在數百萬年前才形成的,乍聽是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放在地球幾十億年的時間尺度去看,宛如一眨眼,如此年輕的台灣,現在繼續「長高」,其實是自然且正常的現象。

說起學習,曾在台灣教英文的柯澗敏也觀察到,很多小孩一放學就是去補習,如果一整天從早到晚都在室內上課,就接觸不到大自然,對山與海的印象,可能只停留在長輩說「危險、不要去」的警告聲中,甚至即使生活在四面環海的台灣,仍有不少人不會游泳。

台灣孩子的地理與科學成績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柯澗敏坦言,他認為台灣的教育系統未必能引導學生「從big picture的角度來看世界」,因為真正的學習,不該只是從選擇題裡勾出正確答案,而是要手摸、鼻子聞、眼睛去看,這樣才有辦法領會自然科學的核心,感受大自然的美。

柯澗敏回憶自己從小就是個戶外咖,「因為接觸到大自然的時候很快樂,因為很快樂,所以想學習」。即將滿30歲的他,也萌生在台灣創業的想法,規劃成立環境教育工作室,並擴大與花蓮的學校合作,繼續推廣實驗性的戶外探索課程。

「現在花蓮年輕人愈來愈少,大家都往北邊去工作」,柯澗敏感慨地說。他希望能帶著花蓮的孩子走出教室,透過美麗多樣的石頭,更深入認識自己的家園,「他們的家鄉那麼特別,我希望能讓花蓮的小孩(為此感到)驕傲」。(編輯:韋樞)1141015

Related Posts

1 of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