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傳微軟擬2026年起多數新品非中國製 美企加速去中化

2025/10/16 16:36

(中央社台北16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消息人士透露,微軟計劃最早明年起將旗下多數新產品的生產移出中國;同時,亞馬遜網路服務也正在將供應鏈轉移,擴大到零組件層面。

報導中表示,這些舉動反映出美科技業在華府與北京關係持續緊張之際,加速供應鏈「去中國化」的努力。

消息人士透露,微軟(Microsoft)已要求多家供應商協助準備明年起在中國以外地區生產Surface筆電與資料中心伺服器,其中包括關鍵零組件與組裝。

一位知情的供應鏈高層告訴日經亞洲:「範圍相當廣,包含新推出的筆電與伺服器的元件、零件與組裝。微軟希望最早2026年起,這些可以全部在中國以外製造。」

根據業界高層與研究機構Omdia的資料,微軟每年出貨約400萬台Surface筆電與平板。

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由於伺服器產品的敏感性,微軟去年起已將大部分伺服器生產移出中國。

該名消息人士指出,微軟已要求伺服器的物料清單(BOM)中至少80%來自中國以外。物料清單臚列產品所有零件、元件與組裝程序。消息人士還說,微軟也推動提高Xbox遊戲機非中國生產,但目前尚未要求完全在中國以外製造。

此外,消息人士告訴日經亞洲,亞馬遜網路服務(AWS)也是採取非中國生產策略的美企之一,尤其是敏感的AI資料中心伺服器。

根據一位直接知情人士透露,AWS甚至評估是否減少長期供應商中國電路板製造商生益電子(SYE)的採購比重。儘管這家公司已在中國以外設立生產據點。

同時,兩名知情人士告訴日經亞洲,Google正要求供應商在泰國積極擴大伺服器產能。其中一名消息人士透露,一家伺服器系統組裝廠在當地新建4座廠房,協助Google泰國產能翻倍。

另一名消息人士透露:「Google目前在泰國擁有多家供應商,包括從組裝到零組件,一個完整的生態系儼然成形。」

多位業界高層指出,這是美國頂尖科技業者首度制定供應鏈中大幅去中國化的目標,並擴大至光纖、線纜、連接器、被動元件與印刷電路板等元件與材料層面。

消息人士指出,台海局勢日益升高的地緣政治風險,也是美國企業積極尋求在「大中華區」以外建立替代產能的另一原因。(編譯:劉淑琴)11410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