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韓儒伯:美國將加速讓防衛夥伴取得技術 台灣也在內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埃利科特市21日專電)年度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今天落幕,主辦單位美台商業協會會長韓儒伯表示,國務院官員在閉幕演說中透露,美國政府將公布新的全球性指導方針,加速評估程序及技術釋出的可行性,以利防衛夥伴取得相關技術,台灣也包括在內。

第24屆「美台國防工業會議」19日起至21日在馬里蘭州埃利科特市(Ellicott City)舉行,台灣國防部軍備副部長鍾樹明、前3年皆代表美國國防部與會的印太安全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羅耶爾(Jedidiah Royal)及美國國務院政軍局安全援助辦公室主任赫姆斯邁爾(Greg Hermsmeyer)分別在會中發表閉門演說。

「美台商業協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這次會議討論了許多重要議題,包括部隊建構與戰備、國防產業基礎及武器裝備交付時程,特別是交付延遲所出現的問題。另外也討論了台灣總統賴清德近期宣布將打造的「台灣之盾」,以及關鍵基礎設施韌性、出口管制細節等議題。

韓儒伯指出,赫姆斯邁爾在閉幕演說中透露,美國政府將公布新的全球性指導方針,加速評估程序及技術釋出的可行性,以利防衛夥伴取得相關技術,其中也包括台灣。

記者問及台灣被列入的重要性,韓儒伯表示,當美國政府的全球政策出現重大變化,尤其是在國安與國防等對台灣而言極為重要的領域,台灣能和日本、澳洲、英國等國家享有同等對待,「這是一件重要、正面且意義重大的事情」。

觀察美國國防部、國務院官員演講內容,韓儒伯認為,「在國家安全方面,我們正取得進展」,美國與台灣有能力影響中國的考量,這是令人鼓舞的。但同時也有挑戰存在。

他舉例,台美官員都直接向國防產業提出有關國防工業基礎的規模、生產能力等議題,以及美國國防產業在簽署合約後,務必按時履約、準時交付,這是台灣和美國代表團都強調的重要議題。

韓儒伯表示,會中也談到美國政府對台灣國防預算的支持,不論是常規國防預算或預計今年稍晚提出的特別預算。

在台美共同研發、共同生產武器方面,他認為,這仍然是一項挑戰。共同研發往往需要一定程度的技術移轉,但這幾乎不可能在短期內帶來成果,比較可能是長期的解決方案,「因此,這中間必須取得平衡」。

他分析,將看到台灣持續直接採購現成裝備,但同時也會和國防廠商合作,由對方將可釋出的技術移轉或開放給台灣,用於國內無人機的生產與製造。

在傳統武器採購方面,韓儒伯表示,台灣需要更多直升機,包括供海軍用來執行多樣任務的現代直升機。台灣空軍使用的E-2K預警機也需要汰換。陸軍則需要更多機動火砲,購買更多M109自走砲是合理的。

此外,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昨天在白宮會晤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時告訴媒體,他認為中國無意犯台。韓儒伯指出,川普有信心目前的做法能在他任期結束前,有效嚇阻中國,他也對此表達認同。

對於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月底在韓國會面,台灣是否需要感到擔憂,韓儒伯表示,他不預期川普及其政府會在對台政策上做出任何改變。

他表示,中國會提出遵守美中三公報、停止對台軍售等要求,但美方回應會是「那請你們停止進一步武力威脅」。這類會晤剛開始時,雙方可能會是「各說各話」,之後才會轉向一些有可能取得進展的議題,川普希望能在經貿及關稅議題上取得進展。

「美台國防工業會議」(US-Taiwan Defense Industry Conference)由「美台商業協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主辦,自2002年以來,每年邀請台美官員、國防工業廠商及智庫學者與會討論。今年約有200人參與。(編輯:洪啓原)1141022

Related Posts

1 of 4,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