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學者:禁廚餘養豬是必要 高溫烹煮仍有非洲豬瘟風險

2025/10/22 12:44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2日電)台中爆發疑似非洲豬瘟案例,該案場使用廚餘養豬,學者今天說,即便高溫蒸煮廚餘仍有可能遺漏病毒,9成國家爆發案例都是因廚餘養豬,禁止廚餘養豬切斷傳染鏈,是必要手段。

農業部今天召開臨時記者會宣布,接獲台中通報疑似非洲豬瘟案例,台中梧棲一處養豬場死亡豬隻檢驗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反應,目前仍在進行病毒株分離進行最後確認。

農業部也說,通報疑似案場是使用廚餘養豬,有取得廚餘再利用資格,該豬場的廚餘來源是由清潔隊提供,在自家蒸煮後餵食豬隻。農業部為防範疫情擴散,除了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外,也全面禁止養豬場廚餘養豬。

廚餘是非洲豬瘟高風險的可能傳播途徑,非洲豬瘟在中國爆發時,當時農委會(已組改為農業部)為防止病毒透過廚餘進到台灣,要求國內所有廚餘養豬場轉型,確認能確實消滅病原,才能繼續使用廚餘,否則將轉用飼料或退場。

根據規定,已取得廚餘「再利用檢核」資格者,應依規定將廚餘高溫蒸煮,廚餘中心溫度達90°C以上、持續攪拌1小時以上才能用於餵食豬隻,目的是讓動物疫病病原菌不活化,降低傳播風險。

台大獸醫學院兼任助理教授李淑慧今天表示,非洲豬瘟病毒相當特別,血液如果在野外腐敗仍可以存活15週,因此被稱為世紀病毒,綜觀發生非洲豬瘟的各國,幾乎9成都是因廚餘養豬導致。

李淑慧說,廚餘不是充分烹煮就一定可以把病毒殺死,一大塊肉的中央溫度如果沒有達標就可能有傳播疑慮,現在雖還在疫情調查中,但為了保護養豬產業,切斷可能感染鏈是必要的。

農業部長陳駿季則表示,目前疫調還在調查,來源不一定是廚餘而來,因為有很多可能,在還沒做整體疫情調查前,不能斷然認為是廚餘或是其他豬隻感染,但目前已經先禁止可能途徑。

陳駿季也說,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包含環境部等部會,會共同進行討論,廚餘如果不能進到養豬場該怎麼處理,早上已經跟環境部長彭啓明通電話,會跨部會一起面對挑戰。(編輯:陳清芳)11410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