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20:55
(中央社台北22日電)華爾街日報報導,美中貿易戰進行至今,雙方除了都使出「以升級促降級」策略,更都鎖定對方陣營較難纏的一員,以凸顯較易溝通的另一員。像是美方攻擊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無禮又難纏」後,中方就放話攻擊美國商務部是攪局者,而非財政部。
這篇以「中場休息而非終局:為何說美中之爭遠未結束?」為題的報導首先直指,美中貿易戰似乎又一次暫停,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中國副總理何立峰本週末可望在吉隆坡展開新一輪談判。但就像校園鬥毆一樣,爭鬥雙方只是停下來喘口氣而已,爭鬥遠未結束。
在此之前,中國對稀土出口祭出新管制措施,基本上挑明了控制全球供應鏈的意圖,惹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但一度威脅要取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峰會期間的會晤,還宣布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徵收100%的懲罰性關稅。雙方用的就是經典的「以升級促降級」策略,且都運用得爐火純青。
報導提到,「以升級促降級」策略要想生效,兩國還必須為對方找到台階。貝森特15日前所未有地打破外交常規公開發難,點名李成鋼「無禮又難纏」,且指李成鋼「不請自來跑到華盛頓」,還威脅如果美國徵收港口費,中國就會讓全球大亂。
報導分析,貝森特這一招打的是外交戰術:他孤立了被視為強硬派的李成鋼,進而為習近平和其較理性的首席談判代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坐上談判桌,敞開了大門。
另一方面,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官員已暗示,引發中方反制的最新出口管制規定「是美國商務部所為,而非美國財政部」。
報導直指,中方這種敘事,就是把美國商務部被描繪成「試圖搶貝森特風頭的攪局者」,完全是教科書級別的手法,也就是藉由指責其他角色,以維護中方眼中更溫和、更核心的關鍵談判代表(指貝森特)。
結果不出所料,川普上週末一改話風,指恢復高額關稅是「不可持續的」,還說「我認為我們和中國的關係不錯」。
但報導提到,外界切勿以為美中關係真的緩和,先前就已出現了4次,吉隆坡會談將是第5次重大嘗試。而川普對關稅問題的態度明顯軟化,背後或許有更深層的戰略考量。
報導認為,華府的對中鷹派,正在推動從全面關稅轉向針對性更強的經濟武器—軟體和先進技術等關鍵領域的「卡脖子」措施。在他們看來,關稅降溫並非走向和解,而是轉向一場他們認為更巧妙、更精準的經濟戰。
至於美中先前達成的「美國以暫停大規模關稅,換取中國放鬆稀土磁鐵管控」的休戰協議,將於11月到期,但這項臨時協議並非持久和平的基石,它只是為下一場必然的對抗搭建的薄弱平台。
報導最後形容,在這座校園裡,鈴聲只代表著一個爭鬥回合的結束,而非爭鬥的終結。(編輯:邱國強/楊昇儒)11410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