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英特爾第3季獲利優於預期 削減成本與投資見效

2025/10/24 07:22

(中央社加州聖克拉拉23日綜合外電報導)英特爾(Intel)今天公布財報,在執行長陳立武大刀闊斧削減成本和推動多項重大投資後,第3季獲利優於市場預期,帶動盤後股價大漲逾8%。

這是英特爾獲輝達(Nvidia)及軟銀集團(SoftBank)數十億美元投資,以及美國政府前所未有入股後的首次財報。投資人預期這些資金將為這家總部位於加州聖克拉拉(Santa Clara)的晶片製造商帶來重大現金挹注。

英特爾財務長辛斯納(Dave Zinsner)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英特爾第3季已收到軟銀的投資款項,但輝達資金尚未入帳。

這些資金被視為英特爾的救命活水,英特爾在個人電腦與伺服器中央處理器(CPU)市場的主導地位不斷受到超微(AMD)挑戰,同時多次嘗試打入輝達主導的人工智慧(AI)晶片市場卻未見成果。

由於市場疑慮,英特爾股價去年暴跌約60%,但在新投資帶動下,2025年迄今股價已反彈近90%,表現優於輝達。

輝達9月宣布將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待發行新股後可取得約4%股權;英特爾8月已獲得軟銀20億美元注資。

由於陳立武與中國的關係,美國總統川普因曾要求他辭職,但兩人在華府會面後達成一項罕見協議,美國政府以89億美元取得英特爾10%股權。

辛斯納指出,第3季英特爾晶片需求強勁,甚至供不應求。部分原因是資料中心業者意識到必須升級CPU,才能跟上先進AI晶片的運算需求。

英特爾第3季調整後毛利率為40%,高於市場預期的35.7%;調整後每股獲利0.23美元,遠超過分析師預估的0.01美元。

英特爾前任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曾致力把英特爾轉型為晶圓代工廠、挑戰台積電,但這項策略導致英特爾2024年出現1986年以來首度年度虧損。

展望未來,英特爾預估本季營收介於128億至138億美元之間,區間中值為133億美元,與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33.7億美元相近。(編譯:徐睿承)11410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