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川普亞洲行起步 川習會結果難料

2025/10/25 08:47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24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啟程訪問亞洲,期間將出席東協峰會,之後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與韓國總統李在明會晤,30日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由於美中各握有科技與稀土王牌,美國輿論多不看好川習會有實質成果。

川普(Donald Trump)24日離開華盛頓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出席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期間將與東協國家元首會晤。這是川普第2任期間首度訪問亞洲,時間達一週,也是第2任期至今最長時間的海外行程。

多位東協國家元首希望川普能降低關稅,年底前達成雙邊協議,但川普明顯對泰國與柬埔寨達成和平協議興趣較濃。

外界關注出席東協資深官員會議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將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進行貿易談判。中方在談判前祭出稀土出口許可制度,美國拋出可能的軟體輸出限制與2020年美中貿易協議301條款調查,雙方是否各退一步,攸關美中元首能否在韓國會面。

白宮已宣布川普將在30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會晤,中方暫未回應。兩人如果會面,將是2019年川習在日本會面後首度見面。

川普訪問日、韓期間,將與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與總統李在明會談,兩國各以投資5500億美元與3500億美元獲得包括汽車在內的輸美產品15%關稅,但日韓對承諾金額與投資方式都與美方看法不一。

政治網站Politico引述不具名白宮官員的說法,川普不是為了參加對話而出訪,他前往亞洲將完成主要經貿協議,確認各國對美鉅額投資,大幅推動印太和平安全,屆時前所未見的結果,自然會成為這次出訪的實績。

美中手上各有王牌,但美國輿論多不看好川普出訪成果。未來數年間,美國汽車、防衛、晶片等產業需要中國精煉的稀土磁鐵,北京對全球的出口限制將於12月生效。

往年中國對美大豆採購達產量的一半,今年美國大豆產能豐盛,但中國全數轉向南美國家採購,位於支持川普選區的大豆業者損失慘重,造成川普政府沉重政治壓力。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資深學者史劍道(Derek Sissors)指出,川習在台前聚首會說兩國沒有問題,但成效只能維持一陣子,這大概是各界期待的成果。

根據白宮公布的行程,川普將在30日離開韓國,亞太經合會領袖會議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日舉行。(編輯:陳慧萍)11410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