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26日電)「川習會」即將登場。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找到了應對美國總統川普之道,專門針對川普制定了外交新策略,其中即借鑑川普的「極限施壓」策略,日前推出的稀土管制新規就是顯例,而Tiktok則是習近平投川普所好的低成本讓步。
但報導也提到,習近平的策略仍有可能適得其反,稀土管制新規便激怒了白宮,為原本已被白宮邊緣化的對中鷹派,提供了對中強硬的口實,也讓美方備妥了一系列反制措施。
這篇以「中國應對川普的新策略:重拳出擊,少作讓步」為題的報導說,川普(Donald Trump)第1個任期時隨心所欲、軟硬兼施的風格讓習近平感到頭疼。
消息人士指出,川普2024年11月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焦慮情緒一度在北京蔓延,習近平即指示包括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等高級幕僚,緊急制定一份針對「川普2.0」的新戰略計劃,以打破過去那種被動應對的模式。
如今,習近平已拋棄中國傳統的外交策略,專門針對川普制定了一套新策略,讓習近平顯得自信且底氣十足。
這些人士說,習近平的新策略迎合了川普自詡的「交易大師」形象,在川普個人關心的焦點問題上作出讓步, 例如TikTok。
另一名消息人士說,對習近平來說,TikTok只是個「低成本的談判籌碼」,習近平私下便將TikTok斥為「精神鴉片」,且認為這是一個「可以輕易捨棄的犧牲品」,以換取中國所需的持續對話管道。
然而,當川普政府對中國出手時,習近平已決定給予更強硬的回擊,以便在川普面前占據籌碼,同時展現實力和不可預測性。因為習近平相信,這些正是川普欣賞的特質,而這正借鑑了川普自己的「極限施壓」做法,過去中國對美國貿易攻勢的反應通常是對等的,但現在的反制措施卻變得更嚴厲。
中方這項新策略最有力的例證,便是中國商務部10月9日公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規。知情人士說,習近平的新信條是,美國「必須適應中國實力的現實」,他堅信中國握有稀土這張無可爭議的王牌,可以藉此要求美國作出重大讓步。
但報導提到,儘管如此,習近平的策略仍有可能適得其反,其中包括為那些推動美中經濟脫鉤的對中鷹派人士提供了口實。同時,這加劇了中國正成為世界舞台上「日益不可預測的角色」的擔憂。美國和澳洲日前宣布對關鍵礦產領域投資30億美元的計劃,就是在削弱中國對稀土的主導地位。
報導說,習近平的這種新策略,根植於一個核心信念:川普從根本上秉持「交易型」思維,而不太注重意識形態。中方知道川普既不是鷹派,也不受意識形態驅動,因此希望迎合他「做交易的本能」。
另一方面,習近平議程上的重中之重是台灣議題。習近平計劃利用這些會晤,敦促川普正式聲明美國「反對台灣獨立」,而中方便在日前考慮應川普的要求大量採購美國大豆。消息人士說,中國領導層的想法是,既然兩國領導人要會面,「買點大豆又有什麼問題呢?」
報導提到,川普一度考慮對購買俄羅斯原油的中國進行二級制裁,但因避免中國的直接報復而放棄,這可能助長了中國政府的過度自信,導致中國推出稀土管制新規而激怒了白宮,川普更威脅對中國商品徵收100%關稅並取消「川習會」,這才促中方匆忙軟化態度,中國商務部12日便指將「審慎適度」實施出口管制。
同時,中國政府在稀土問題上的新舉動,也促使美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以備中國不撤回該規定。而美國官員們現在正將這一事件,作為中國脅迫策略的明確例證,而針對中國進口俄羅斯石油的二級制裁提議,可能會再次被提上檯面。
前美國副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便說,川普的關注點是「短期的、政治性的」,而習近平則專注於「維持與美國的長期競爭」。(編輯:邱國強/呂佳蓉)114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