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9 12:49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9日電)藍委今天表示,廚餘就算是掩埋、堆肥,都可能有異味,建議廚餘蒸煮場可設於焚化廠旁;農業部和環境部皆贊同,但豬農對廚餘從焚化廠出來「感覺不乾淨」,因此需要持續溝通。
農業部為確保廚餘蒸煮的安全性及減少稽查人力的負擔,111年7月27日修訂「非都市土地變更作專案輔導畜牧事業設施計畫審查作業要點」,增加養豬濕式原料共同蒸煮處理場所。
根據環境部資料,目前僅苗栗縣全順環保有限公司,獲農業單位審查通過興辦事業計畫,經地方環保單位審查通過再利用檢核,每天處理量約392噸。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邀請環境部部長、衛生福利部、農業部、經濟部、教育部、國防部就「防範非洲豬瘟疫情擴散,強化全國廚餘去化問題以及後續防疫、清消等作為」提出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質詢指出,共同蒸煮場原本預計明年要達到處理量1天2600噸,但現在僅有苗栗一家業者,質疑政策是否未有效推動。
國民黨立委蘇清泉質詢表示,廚餘就算是掩埋、堆肥,都還是可能會有異味;建議可將廚餘蒸煮場設在焚化廠旁,「都是嫌惡設施」,也都有土地空間。
關於蒸煮場設於焚化廠旁一事,環境部長彭啓明答詢表示贊成,但豬農對於廚餘從焚化廠出來「感覺不乾淨」,其實現在焚化廠可做到很乾淨,因此需要再溝通。
農業部長陳駿季答詢表示,共同蒸煮場目前有4縣市、9案場正在申請;其中屏東6個案子中,4個已同意、2個還在審查。
陳駿季說,許多民眾的確認為蒸煮場是「鄰避設施」,因此還在溝通。他也同意在焚化廠旁設蒸煮場是好的想法,透過焚化廠的熱能、可減少蒸煮能源消耗,但一定要豬農願意用,因此還在溝通。
至於後續共同蒸煮場的規劃,陳駿季表示,農業部政策就是輔導廚餘養豬轉型,若要繼續養就要落實蒸煮;預計3個月內,提出共同蒸煮場的規劃報告。(編輯:吳素柔)11410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