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學者:善用M1A2T互聯系統 朝火炮與網路多領域作戰

2025/10/31 10:51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31日電)國軍首批M1A2T今天舉行成軍典禮,針對未來裝甲部隊精進方向,學者認為,數量部分可向美方購置舊型M1A2在國內升級射控以節約成本,且應善用M1A2T「車際間資訊互聯系統」網狀化作戰優勢,朝火炮與網路等多領域作戰發展,達成作戰效益。

陸軍編列新台幣405億2415萬元持續預算,於民國108年至116年對美採購108輛被譽「地表最強戰車」的M1A2T戰車,目前已有80輛運抵台灣,第3批28輛預計明年初抵台。

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表示,國軍取得M1A2T戰車後,裝甲戰力將是跳躍式進步,但帳面上仍有約900輛M60A3與CM11戰車,中科院已有M60A3射控系統的升級方案,若將M60A3進行射控與動力系統的升級、相對花費較低,屬於能提升戰力的方式。

許智翔指出,國際上也有許多成熟的M60升級案,例如以色列的沙布拉(Sabra)跟義大利李奧納多(Leonardo),目的都是將屬於第2代戰車的M60,提升到接近M1的第3代戰車水準。

至於CM11戰車的未來,許智翔表示,畢竟CM11戰車是由M60戰車的車體與M48戰車的炮塔所組成,而M48的炮塔空間太小、升級空間有限,但汰換掉的CM11戰車應進一步研發為無人戰車或反裝甲飛彈發射車,發揮剩餘戰場價值。

針對軍備局研製的105公厘輪型戰車,許智翔認為,若軍方對於國造輪型戰車性能滿意,亦可以透過輪型戰車取代CM11戰車,例如日本陸上自衛隊在本州地區,是以裝備105公厘戰車炮的16式機動戰鬥車,取代當地的74式戰車,但仍需視國軍地面部隊對輪型戰車的定位,也就是部隊準則與運用,最忌諱是「研發單位埋著頭研發,部隊沒有想法」。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日前赴美參觀美國陸軍協會(AUSA)暨軍備展,他指出,展覽現場以無人機、反無人機系統以及無人地面載具為大宗,而美國陸軍因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下令,需要重組編制架構,且美軍經過俄烏戰爭檢討,將會汰除像是直升機、戰鬥車輛等不切實際武器,這對美軍是很大挑戰。

「無人機與反無人機一定會是戰場主流」,舒孝煌說,所以現在強調「模組化」、隨插即用,美軍沒有要淘汰裝甲部隊,但會以不同形態面對未來戰爭;M1A2T對台灣非常重要,但結合新系統,熟悉操作後,作戰準則等要更新,如何發揮應有價值將是很大挑戰。

軍事作家、陸軍退役中校黃竣民表示,倘若戰術與戰法仍是「新瓶裝舊酒」,倒不如認真往部隊轉型的軍事投資效益上作考慮,總不能買了比以前貴上3、5倍的戰車,卻因思維落伍而無法發揚火力與網狀化作戰的優勢,這就失去這項軍購的意義。

舒孝煌認為,國軍應參考美軍與先進國家的技術,調整包括裝備、組織編裝等作戰方式,例如美軍多領域作戰結合動能(一般火砲)與非動能(電子、網路戰等)的不同領域火力,國軍應朝向多領域作戰方式發展,達成作戰效益。(編輯:蘇志宗)11410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