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因應統戰威脅 張惇涵:密集討論軍審4法

2025/10/31 13:38(10/31 13:58 更新)



圖為位於高雄市左營區的國防部最高軍事法院檢察署。(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31日電)總統賴清德今年3月提出17項因應國安及統戰威脅策略,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今天說,因應國軍被滲透威脅,正密集討論軍審4法,包含修正軍事審判法,以及制定軍法官人事條例、軍事法院組織法、軍事檢察署組織法,軍審制度將重新檢討上路。

賴總統3月召開國家安全高層會議後,說明台灣當前面臨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包括中國對國家主權的威脅、對國軍滲透及間諜活動的威脅、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的威脅、藉兩岸交流對台灣社會統戰滲透的威脅,以及藉「融合發展」吸引台商、台青的威脅,並提出17項因應策略。賴總統也宣示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

行政院日前指出,會提出21部法律修法或立法,其中包含已送至立法院的海纜7法及人工智慧基本法,以及9月由賴總統公布的資通安全管理法。

張惇涵今天接受自由時報專訪說,除21部法律修法或立法外,還要修行政命令以及相關計畫與行政措施等,總計超過120項工作,其中軍審4法也密集討論中。

張惇涵指出,因應國軍被滲透威脅的軍事審判制度將重新檢討上路,行政院正與部會持續討論中,包含修正軍事審判法,以及制定軍法官人事條例、軍事法院組織法、軍事檢察署組織法,另外國安法、陸海空軍刑法等修法也在討論階段,將循序漸進推動。

至於17項因應策略所推動的相關措施,張惇涵表示,包含明年度國防預算,依照「北約模式」達到GDP的3%,以及軍公教禁止持有中國居民身分證及定居證、公務員赴中港澳如接觸到中共官方相關人士必須通報或揭露、軍公教具結是否在中國設籍、有無居住證,還有禁止以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經費赴中國進行交流等,都是依據17項因應策略所推的相關措施。(編輯:謝佳珍)11410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