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30日電)川普關稅政策反覆,增添貿易不確定性,重傷廠商信心。台經院今天公布3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從原本代表景氣揚升的黃紅燈,直接跌破綠燈區間,摔至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
台經院指出,美國關稅政策頻繁調整,全球貿易風險升溫,國內製造業雖受惠於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商機,資通及電子零組件產業需求仍旺,加上客戶因美國關稅變數提前拉貨,進出口、製造業生產指數與外銷訂單年增率雙位數成長,不過春節干擾因素退去,漲幅明顯縮小,國內股市則因關稅壁壘風險升溫,台股下挫,台經院廠商調查也發現,看壞未來半年景氣表現的業者比例增加,使得製造業景氣信號值大減。
台經院表示,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從114年2月的16.66分,大跌4.54分,降至3月的12.12分,燈號因而退至黃藍燈,是今年以來第2顆黃藍燈。
進一步觀察細部產業,資通訊相關產業需求續熱但增幅放緩,電子零組件業與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業轉為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
傳統產業中,機械設備業與電力設備業轉為綠燈,化學材料、金屬基本與石油及煤製品等業別,受中國需求減少及生產過剩、價格競爭等因素影響,相關出口、外銷訂單與生產續呈衰退,景氣燈號多轉為衰退藍燈,傳統產業景氣分歧。
川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後,9日宣布暫緩90天,在此期間僅實施10%對等關稅。台經院表示,目前約70多國要與美國協商降低關稅,如何在短期間內達成共識,已成為未來的重要考驗。
台經院指出,美中關稅抗衡幾乎形成兩國貿易禁運,加上對等關稅可能危及中國以東南亞作為轉口、洗產地的中介,削弱中國對其出口,同時中國內部可能因貿易戰出現生產過剩,部分商品價格走軟,加大通縮壓力,並促使中低階製造業外移,不利中國產業、經濟表現,進而影響台灣製造業對中出口。
展望未來,台經院指出,貿易不確定性風險增加,恐衝擊企業投資信心與供應鏈布局,進而制約國內產業復甦力道,而且美國擬加徵半導體關稅及限制高階晶片出口中國等,將對高度依賴AI應用需求的台灣產業構成新的挑戰。
台經院提醒,美中關稅變數、美國擬加徵半導體關稅及美中兩國未來經濟走勢,均攸關台灣製造業表現,須密切關注局勢變化。(編輯:潘羿菁)11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