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焦點

核三假議題 電價真算計 藍白政治鬧劇下的兩張苦果帳單 我們不是白老鼠 核電與電價不能成為政治籌碼

【廖筱君/文】

我是《筱君台灣PLUS》的主持人廖筱君。這一兩個月,我最常接到觀眾留言問我:「筱君姐,為什麼我們的電一直漲?為什麼立法院又要投票重啟核三?」每一則留言背後,是人民的困惑與恐懼。而我要說,這不只是能源政策問題,更是一場被政治算計牽著走的惡性操弄。

核三公投是假議題   真代價:我們不是白老鼠

2025年5月20日,立法院在藍白聯手操盤下,三讀通過「核三重啟公投案」。表面上他們說這是「還權於民」,其實背後是一場赤裸裸的政治賭注。他們根本不在乎能源專業,更不在乎南台灣的安全,而是為了搶奪話語權、模糊焦點,拿人民安全當選票籌碼。

讓我們回到現實。核三廠位在屏東恆春,是全台唯一座落於活動斷層帶的核能發電廠。兩部機組已於2024年7月依法除役,啟動為期25年的退役程序,包含乾式貯存、輻射監測與系統拆解。這些工程都是核安專家認定最關鍵的步驟。

然而,藍白政客卻拋出一句「重啟」,卻完全沒交代背後的科學門檻與代價。根據原能會規定,即使公投通過,核三若要重新運轉,至少需要3至4年進行安全補強、冷卻系統汰換、燃料重購、再送檢驗等程序。投入上百億元經費,卻只為換來最多3年的發電效期?這不是政策,是災難!

而最大的隱憂在於:核三廠的燃料池早已飽和,台灣也沒有最終處置核廢料的能力。目前只有芬蘭建成地質最終處置場,台灣甚至還沒找到場址。重啟的背後,是更長遠的風險與更大的債,壓在未來世代的肩上。

藍白還試圖編造因果關係,聲稱「核三關了,火力才火上加火」,但事實並不支持這說法。根據立委黃捷公開揭露,核三停機後台中火力電廠反而發電量減少,近年中午尖峰負載大多由太陽能補足。換句話說,綠能雖未成熟,但已逐步彌補缺口;而核三過去的錯誤,絕不能拿來當今天謊言的證明。

這場公投若通過,不僅是能源政策的倒退,更開啟了政治綁架專業的先例。今天是核三,明天會不會有人公投要不要蓋貯存場在你家旁邊?要不要延後核廢料移除?這不是民主,而是赤裸的民粹綁架!

電價上漲不是政府無能   是藍白掐斷台電補貼預算
就在這場「假公投」熱炒之際,台灣的另一場危機也悄悄展開——電價開始上漲,從帳單、交通費到餐飲物價,全面攀升。這時候藍白政客又出來說:「是民進黨害你荷包縮水!」真是又要當裁判、又要當球員——炒議題炒到天花板,卻對電價真相隻字不提。

事實是什麼?2025年初,台電就已多次向立法院提出警告:若無法彌補累積赤字超過千億元,公司將無法維持正常運作。然而,國會中藍白聯手封殺補助預算,甚至連最基本的燃料補貼都被砍得一乾二淨。

這不是監督浪費,而是故意讓台電走向虧損深淵。他們知道,只要讓台電撐不下去,電價自然就會上漲;而當漲價成真,他們就能把矛頭指向行政機關,一手製造問題,一手收割民怨,實現「政治兩面賺」。

想像一下:你家水管快爆了,你明明知道需要修,但卻不給經費、不准維修,等它爆了還罵水管無能——這就是他們對待台電的方式。結果現在,不只電費帳單變貴,還引爆交通運價、食材成本、商家營運成本全面連鎖上漲。這不是天然的市場趨勢,而是政黨計算出來的結果!

更諷刺的是,過去與藍營關係緊密的八大工商團體,如三三會、中小企業總會、工商協進會等,如今也站出來呼籲:「政府快給台電錢,不能讓能源體系崩潰!」這些企業不是在替民進黨說話,而是看穿了這場以人民生活作為政治籌碼的危機!

我們要的   不是假議題與真勒索   而是專業與未來

回頭看這兩個問題:核三公投與電價上漲,一個是假問題,一個是真結果,但它們的共通點是——都來自於藍白政客對權力的貪婪操弄。

我們不是白老鼠,也不是誰的政治實驗品。我們需要的是專業、責任與真誠,而不是一張公投票、一份掐斷補貼的預算,去交換我們整個世代的未來。

所以我想再次請教國民黨、民眾黨:你們還要拿能源政策當選戰工具多久?還要踐踏人民生活到什麼地步?這不是問責,是勒索!不是改革,是倒退!

台灣人民早已睜大眼睛,看清這場假戲真做的政治鬧劇。真正為人民著想的,不是讓大家在輻射邊緣投票,也不是在漲價風暴中無助。

你們該停手了。

Related Posts

1 of 3,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