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建中台南30日電)AI狂潮來襲,AI晶片巨擘NVIDIA成為世界矚目焦點,是企業爭相合作對象。亞達科技5年前即因與輝達合作,獲邀參加GTC大會專題演講。亞達以AI及AR技術打造的AI教官,有如虛擬老師傅,能夠無時無刻在旁協作維修或教育訓練。
亞達科技成立於2017年10月,當時各界比較熟悉的詞是「大數據Big Data」,對於AI還相當陌生。亞達科技成功打造「AI教官」,成為現今熱門的「AI代理人」。
半導體產線問題人為疏失居多 停機1小時成本上千萬亞達科技總經理蘇愷宏說,8年前,半導體一條產線停機1小時成本高達新台幣上千萬元,是筆很大數字。當初創立亞達科技的起心動念就是希望能夠幫助廠商解決停機問題,提升產線稼動率。
而半導體產線複雜,一座半導體廠裡面有超過1000型、數千台的機台,進行維修時要能夠一次就快速排除問題,確保產線運作,難度相當高。
蘇愷宏表示,造成停機的主要原因以人為疏失居多,解決這問題最好方法就是採用資深人員帶著工作人員的互相照看工作模式,但是多數企業沒有充裕的人力能夠做到,必須用科技補足。
亞達科技用AI和擴增實境(AR)技術打造AI教官,蘇愷宏說,這一AI軟體平台,已經有客戶用在教育訓練、廠區巡檢和維修,至今累積有上百個成功案例,在客戶產線稼動率及員工生產力展現價值。
虛擬機台超神 飛機維修與無人機操作都派上用場
他舉例,半導體機台最貴一台要價新台幣150億元,企業應該會用以生產,不會作為教育訓練使用,因為教育訓練要拆修,機台很容易壞掉。亞達的平台可以透過智慧眼鏡拼接成虛擬機台,需要練手感時,則有真實的模型練習。當做錯時,還會及時告知,提醒重新練習,以加速學習進程。
中央社記者採訪當天巧遇亞達員工正推著飛機起落架模型準備外出參展。蘇愷宏說,飛機起落架模型是維修訓練用,啟用AI教官後,智慧眼鏡會接收訊號,引導動手維修,如果做錯,會立刻發出訊號提醒不要再繼續,結束後會將品質報告傳送給主管,達到全面控管。
亞達科技的AI教官還可以進行無人機飛行操作訓練,另外,水氣電供應場域有許多閥門,時有員工關錯閥門的事件發生,AI教官也可以協助訓練。
至於設備廠紛紛提出機台故障預診斷方案,讓設備故障前就能提前通知,運用維護的方式取代維修,減少設備故障停機的損失,蘇愷宏說,機台故障預診斷是初期發展的方向,不過如今已認清這是客戶自己要做的部分,不是亞達的主要業務範圍。
蘇愷宏解釋,機台故障預診斷牽涉到非常多客戶的專業技能(know-how)、深度知識,是他們競爭力的核心,他們不會釋出來。亞達目前轉而致力於協助客戶能夠用很短的時間解決機台故障問題。
近年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升高,保護主義崛起,全球化、世界自由貿易已死,面對全球在地化的新趨勢,廠商紛紛擴大全球布局,不過各國文化與教育水準不同,是業者普遍面臨的挑戰。
亞達科技透過協助客戶在台灣建立標準樣品(Golden sample),用AI強化總部建廠相關營運知識,再把Golden sample直接轉移到海外,將人的變數降到最低,減緩文化和環境的干擾,讓客戶加速全球布點設廠,並降低成本。
亞達不僅為企業植入智慧 AI主廚也可帶著煮義大利麵
對於當前AI熱潮,蘇愷宏說,這有助於教育市場,讓市場熟悉AI,企業領導階層普遍有共識要引入AI,但是到底要引入什麼AI,面對鋪天蓋地的數位廣告,不是每個決策者都熟悉AI或科技,很容易會有選擇障礙。在這樣的情況下,亞達科技的平台已有產業界龍頭採用,是有「掛保證」,就比較容易推進。
蘇愷宏表示,亞達科技主要在工業、產業端著墨,其實平台也可以在消費端應用,使用者戴上智慧眼鏡,就會有AI主廚帶著烹煮義大利麵,協助掌控好調味和煮麵時間。
蘇愷宏是成大航太碩士,研究所時期就用AI去預測材料破裂的形式。他說,以前預期AI進展會很快,如今感受是「超快」。他認為AI對於表現優異的人將會有加分的效果,因為厲害的人會學會用AI,表現平庸的人則恐遭到減分,學自己的強項是比較好的因應策略。
展望未來,蘇愷宏說,「ADAT IMPLANTS WISDOM」是亞達科技的使命,就是「亞達植入智慧」,智慧的定義是對的人在對的時間用對的工具做對的事,而「對」就是有效,「這很難,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做到這一點」。(編輯:林淑媛)11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