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台積電員工竊營業秘密 專家:營運影響可控但損形象

2025/8/5 21:47(8/5 21:53 更新)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5日電)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爆發員工涉嫌非法取得營業秘密事件,半導體產業專家表示,這事件對於台積電營運影響應可控,不過,台積電等相關關係人形象將會因而受損。

日經亞洲報導,台積電爆發疑似技術外洩事件,部分前員工在任職期間涉嫌違規取得2奈米製程技術,涉案人員已遭解職。

台積電表示,近期在常規的監控情況下偵測到違規行為,經內部調查發現涉及營業秘密洩漏情況,已對涉事違規人員進行嚴厲懲處,並採取相關法律行動。至於營業秘密是否為2奈米製程技術,台積電指出,由於此案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便就細節多做說明。

外界向來認為台積電管控嚴謹,台積電這次爆發員工涉嫌非法取得營業秘密事件震撼各界。半導體產業專家說,對於台積電這次事件感到難以置信,不過,機制、系統嚴謹,在人的行為管理依然是防不勝防。

專家表示,台積電近年大舉擴張,大幅晉用新進員工,難以落實過去紀律嚴明的文化。雖然半導體業面臨人才短缺的困境,台積電在人事晉用上仍應做好把關,並強化內稽。

專家指出,半導體重要性近年大幅提升,已成為各國重要戰略物資,台積電因先進製程技術居全球獨霸地位,是世界各國爭取合作的目標。台積電在擴大全球布局的同時,也應加強防範意識,確保股東權益。

台積電製程技術營業秘密是否已外流仍待調查,專家表示,台積電對手若取得營業秘密,確實可能加速量產速度;不過,在無法取得關鍵參數的情況下,依然難有好良率,對於台積電未來營運影響應可控。

專家指出,台積電過去曾經控告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侵權,台積電這次也可以對於不法使用營業秘密的廠商採取法律行動。

專家說,這次員工涉嫌非法取得營業秘密事件,勢必會造成台積電及相關關係人形象受損,應審慎以對,對外說明。

台積電表示,將持續強化內部管理及監控機制,並在必要時與相關執法機構合作,確保公司競爭優勢及營運穩定。為提升員工對機密資訊保護的意識,將加強機密資訊保護(PIP)政策宣導。(編輯:張良知)11408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2,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