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實支實付醫療險將漲價?金管會:確保調價合理性

2025/8/21 20:58(8/21 21:03 更新)



金管會。(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1日電)金管會委託保發中心提作業指引,外界關切實支實付醫療險保費是否可能調漲。金管會今天表示,所謂「保證續保」保單並未「保證費率不變」,本來就可調整價格,指引只是讓相關原則更明確,也會確保保險公司調整價格的合理性。

壽險業實支實付醫療險近年熱賣,但因為自費項目增加,加上也有保險公司認為有醫生引導病患選擇特定醫療服務,進而衍生理賠認定爭議,導致實支實付醫療險損失率暴增。金管會委託保發中心研議「一年期以下傷害保險及健康保險商品訂價合理性作業指引」,昨天已報到金管會。

根據指引,主要是針對1年期以下保證續保個人健康險,這類保單比較為人所知的如實支實付醫療險,保單須符合2特定條件才能申請調整保費,第1年最多漲3成,後續每年上限1成,直到收支打平,不過,調整價格須經金管會核准。消息一出,掀起市場關注。

金管會保險局主秘古坤榮指出,保證續保的醫療保險商品只是約定保險公司不能拒絕續保,並未保證費率不能調整,保險公司本就可依雙方契約約定,有調整保費的權利。金管會指出,20日已收到保發中心研議的內容,將盡速辦理進一步審查,尚未確定實施時程,也沒有上路時間表。

保險局官員說明,保發中心這次提出的指引,是提醒保險公司調整費率注意事項,並非新制度,保險公司本來就可以調整價格,不是訂指引後才能調價格,只是過去公司送件會遺漏事項,因此提出指引原則比較明確。2023年12月18日後保險公司要調整價格就已是採核准制,要經過金管會審核。

由於這次指引適用範圍涵蓋銷售中、已停售以及未來新銷售的保單,官員解釋,如果以前賣的保證續保的健康險完全不能調整價格,那就變成長期健康險,跟業者當初商品訂價基礎就不同,不太可能要求保險公司不能調整,但會確保保險公司調整費率時,要符合精算原理原則,確保調價合理性,也會細分到不同年齡組別狀況。

媒體質疑,如果有公司真的保單首年上漲3成、影響很大,過去業務員銷售時如果沒說明「保證續保」不代表保證費率不變,未來保險公司調價前通知保戶時,不接受的保戶是否只有解約不續保一途。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保險局官員解釋,保險公司調整費率時,依規定3個月前要通知要保人。2022年3月之後的醫療險,銷售時多有告知客戶不保證費率,並請客戶簽告知書,但2022年3月之前的保單,如果沒跟客戶說清楚,就要派人或是專人電話告知,並留存證明,像是通知電話須錄音。

萬一保險公司遲遲無法聯絡要保人,官員說明,每家公司可能有不同作法,有公司可能採取補償措施。此外,公司會看是否有替代商品,在相同費率下引導購買其他產品,不會只有一種做法。(編輯:楊凱翔)11408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