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28 09:53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8日電)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結束,但企業爭取國防標案議題持續發酵,合勤控董事長朱順一表示,合勤不參與一般的無人機標案,但合勤研製供無人機使用的抗干擾跳頻通訊模組與光纖模組。他認為,一般無人機各種零組件中國是最大供應者,台灣的大機會是成為最有競爭力的非紅供應鏈。
朱順一接受中央社採訪指出,合勤的國防部門20年來持續研發,終於在各技術擁有相當的深度與廣度。今年以雷達技術、電子偵蒐技術與電子干擾技術,整合出獨特優異的無人機防禦反制系統,不但能反制一般商規無人機,也能反制使用跳頻通訊的軍規無人機。
除無人機之外,朱順一說明,無人船的部分,合勤除提供抗干擾通訊模組,轉投資的傑海達則提供船隻人工智慧(AI)航行導控與群控。
朱順一表示,無人機是屬於低價大量、消耗性與換代週期快的軍品,與傳統軍品有很大的不同,正確作法是要幾輪研發標案,使成品經過幾次改進,本土供應鏈建立也應在穩固後,才開始量產標案。
國防法第22條規定,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應依國防政策,結合民間力量,發展國防科技工業,獲得武器裝備,以自製為優先;國防政策原則也提到,凡民間有能力供應者,國軍不建能量,也絕不向外採購。
朱順一認為,事實上國防採購都未依國防法精神或國防政策執行,政府採購法並不限制外商,即使本國產品較好,一些有量的採購常被國外產品代理商取得,這是培養國內廠商以利國防自主的最大阻礙。
他說,合勤創業之初於1987年是研發通訊產品,尤其開發自主核心通訊技術。那時工研院只有做個人電腦(PC)的開發,尚無從事通訊產品的研發,國內唯一從事通訊技術研發的是中科院,因合勤初創時招募到的工程師許多來自中科院。中科院人員縮編後,合勤陸續吸收許多中科院出來的骨幹研發人才,這些人具備雷達與通訊方面的技術專長與軍品應用知識。
中科院人才在合勤從事電信產品研發數年後,合勤深感這批人才從事商用電信產品研發是國家的損失與浪費,於是成立國防部門,每年新台幣2、3億元研發經費,在沒有一定的標案或採購下,從事國防科技與產品的研發。國防科技在通訊、雷達與電戰各方面,每一項都要多年的研發才能掌握一些技術。
朱順一解釋,合勤基本上是傳承中科院技術的一炷香火,並發揚光大,是中科院國防自主供應鏈的一環,擁有軍用雷達、通訊與電戰技術,也是國內唯一有量產軍規生產線的廠商。早期中科院會把一些需要的軍品研發成立科專案,公開邀請廠家自費參與研製,合勤常是唯一完成研製者,合勤常完成一些國外輸出管制的技術或產品,也供應後續的採購標案。(編輯:張良知)11409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