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20:51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6日電)保險業明年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金管會今天公布過渡措施。壽險公會今天對主管機關作法表達肯定,透過制度可營造業內良性競爭與健全經營,壽險業將全力配合各項制度調整,持續強化風險管理與厚實資本。
台灣將在明年實施保險業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壽險公會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跟現行風險資本額制度(Risk-based Capital,RBC)相較,TW-ICS在資產負債評價方式、自有資本及風險資本計提方式都有很大差異。
壽險公會指出,為避免轉換制度對產業產生衝擊,金管會已陸續公布相關在地化及過渡性措施,像是國內上市上櫃股票風險係數與不動產風險係數分別調整為35%與15%等,以符合台灣市場實況,另外針對長壽、脫退、費用及巨災等新興風險,設計15年線性遞增調整機制,讓業者轉型不致於面臨劇烈衝擊。
金管會今天公布「保險業自有資本與風險資本選擇性過渡措施應注意事項」,壽險公會說,除了整合先前發布的各項過渡措施內容外,也透過制度建置,避免監理套利,營造業內良性的競爭與健全的經營。
面對實施新清償能力制度可能的衝擊,壽險公會指出,壽險業積極強化資本,以發債或現金增資為例,壽險業者2023年至2025年8月間發債金額已逾新台幣3700億元,現金增資2022年至2025年8月已逾1000億元,以強化資本結構與提升資本適足率。
商品面部分,壽險公會指出,業者透過商品策略調整,回歸保險保障本質,並積極累積CSM(合約服務邊際),以成為貢獻日後獲利的穩定來源;此外,面對外匯避險成本節節攀升、匯率波動日趨激烈,增加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水位,以吸收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帳面損益波動。(編輯:張均懋)114101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