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4 18:45(10/24 18:56 更新)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高雄24日電)2025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今天登場,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表示,國泰金推動永續轉型可說是「集團總動員」,從能源轉型、投融資引導,也希望透過方法學,讓碳權等驗證標準化,進一步商品化,若能發展形成自然金融市場,有望帶動更多資源推動氣候變遷永續轉型。
國泰金控攜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共同舉辦第5屆「2025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即日起連續3天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展出。
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今天出席2025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開幕式,並在會後接受媒體聯訪。
李長庚表示,金控推動永續轉型可說是「集團總動員」,也是最早投入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融資的金融機構,從能源轉型,進一步關注自然資源與水資源議題。台灣農業發達,也在思考是否有機會在農業碳匯上找出解決方案,運用較少化學肥料方式讓土質改善、產生較好的空氣,若能建立一套方法學,不斷複製執行,相信可讓自然環境改善速度愈來愈快。
國泰金在博覽會展區中主打氣候、健康、培力3大主軸,李長庚舉例說明,像是國泰跟台大實驗林合作,推動「淺山復育造林生物信用額度方法學」,為量化淺山復育效益的科學方法奠定基礎,未來也希望獲得國際認驗證,希望從過去發展個別專案的方式,轉為投資在方法學。
國泰金指出,攜手新生永續公司建立減碳科學方法,協助坪林在地茶農導入草生栽培耕作技術,提升作物品質的同時,也有效減緩溫室氣體,在轉型期間,國壽也透過保證收購穩定茶農收益。國泰人壽與國泰投信攜手中華鯨豚協會,致力海龜救援與復育。
李長庚表示,國泰金也會參與11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並分享台灣相關方法學,若可符合國際驗證,未來有望導入更多金融資源、大眾關注在氣候變遷議題。
他解釋,碳權等議題如果有經過國際認驗證標準,後續標準化、商品化後,就會有很多人敢投資,才有機會形成自然金融市場,有望解決目前太少資源投入氣候變遷議題的問題。
李長庚以國際碳權交易牽涉保險與避險議題為例,像國際航空業有些針對特定條件航空公司設下碳排標準,假設業者超過碳排標準,一是須使用昂貴的航空永續燃油,二是想辦法透過買碳權或運用碳捕捉等方式來抵減碳排,國際上也有類似保險,或有交易所提供類似選擇權給業者避險等。
目前兼任金控永續長的李長庚指出,考量資源投入、組織上也應有職務設計,金控今年因此設立永續長一職,目前雖是兼任,未來期待可以找專職的永續長,金控將持續聚焦氣候、健康、培力3大主軸,並透過6個工作小組持續推動永續發展。(編輯:張均懋)11410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