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福衛系列計畫規模最大 福八衛星團隊首繳成績拚雪恥

(中央社記者趙敏雅新竹2日電)睽違2年,台灣自製衛星再度踏上升空之旅。由太空中心主持的「福衛八號」計畫,目標陸續升空8顆衛星,堪稱是福爾摩沙系列衛星,單一計畫最大衛星規模。福八計畫主持人劉小菁接受專訪時提及,她仍記得福五失焦慘痛經驗,「這次福八一定要雪恥」。

福爾摩沙衛星八號簡稱福衛八號

福衛八號

  • 外型:立方體(1.2×1.4×1.6公尺)、兩側裝載太陽能板(展開達3.3公尺)、約400公斤(含燃料)
  • 任務酬載:
    光學遙測酬載
    科學酬載(FS-8A由國立成功大學負責研製,發展雙波段大氣瞬變影像儀與電子溫度密度儀)
  • 任務壽命:3年
  • 進度:
    2019年 成立衛星計畫室
    2020年 完成衛星關鍵審查
    2023年 開始第一顆衛星(FS-8A)組裝
    2024年 完成FS-8A原型飛行體並進行環境測試
    2025年6月 FS-8A整體驗測完成
    2025年10月 FS-8A起運至美國
    2025年11月(預計) FS-8A衛星發射升空

資料來源:國家太空中心(TASA)

看更多

關閉

,為台灣首個自製衛星星系,預計至2031年共發射8顆光學遙測衛星,首顆衛星「齊柏林」於今年10月赴美,拚11月中升空,這也是2023年台灣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

獵風者衛星小檔案

  • 獵風者衛星是觀測風場的衛星,重量約250公斤
  • 屬台灣自製衛星,自製率逾8成,附帶驗證由台灣自主設計製造的10項關鍵元件與技術
  • 搭載太空中心自行研發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進行海氣交互作用、颱風強度預測等研究

看更多

關閉

」後,政府主導的國家任務衛星再次起運升空。

僅隔2年時間,太空中心再度起運衛星,看似「高產出」,事實上面對的大小難題不斷;福八計畫歷經疫情打亂開發進度與交貨期,重要零件延遲交貨長達1年,也一度不得不變更設計,這項計畫歷程6年,如今齊柏林衛星的即將升空,象徵著福八團隊繳出首份成績單。

劉小菁接受中央社專訪暢談擔任計畫主持人的心路歷程,她坦言自己起初拒接這份職務,「甚至花了2週時間說服主任我拒接理由」,經過多次協調,由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先擔任第2任主持人,再交棒給她。半年後接獲接任通知,她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還是面對吧」,正式扛起福八計畫重任。

光學酬載工程體組裝遇難題 福八團隊假日趕工不喊苦

福八計畫面臨重重考驗,首先,COVID-19疫情來襲,打亂元件研發與到貨時間,劉小菁說,齊柏林衛星各項精密儀器零件中,關鍵設備「準直儀」延遲交貨近1年,團隊只好不斷調整工作順序,先組裝已到位的零件,盡力把影響降到最低。

外在環境挑戰之外,內部也出現技術難題,團隊曾在光學酬載工程體組裝初期就遇到問題,主鏡表現受影響,第一關就無法通過光學品質要求,光學酬載與衛星都必須改良結構構型,花了不少時間調整。

構改大方向確定後,仍有許多細節需要完成。劉小菁回憶,必須達到初步驗證,才可確認設計能往下一步推進,當時重新結構設計與結構分析的工程師,需要緊密合作,相互驗證。為了跟時間賽跑,工程師幾乎沒有假日,團隊常在週五開會得出結論後,希望週一就能有驗證結果。持續數月高強度運作,讓團隊更加團結。

齊柏林衛星組裝與測試總時程花了近2年,歷經層層測試關卡,當測試未通過,團隊就埋頭找原因,從未感到氣餒。劉小菁笑說,「大家很堅定,遇到問題就一起想辦法解決,福五是上去才發現不可控,我們都覺得在地面發現錯誤是好事」,面對大型測試,她曾和團隊去廟裡拜拜,「該努力的都努力了,最怕準備很久,結果fail(不通過)」。

就在團隊以為進度穩定、發射可期時,4月18日一早接到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通知,要求衛星推進次系統(RCS)必須加裝洩壓閥,形同齊柏林衛星要重新設計,連帶部分驗證也要重新來過,劉小菁忍不住加重語氣說,「簡直晴天霹靂,我們覺得在開什麼玩笑!」

團隊緊急討論後,劉小菁決議分兩條路因應,一方面持續與SpaceX協商,整理去年討論紀錄,證明曾回覆可以不加裝洩壓閥;另一方面,也著手調整設計,以防萬一。劉小菁說,「射場安全是范登堡太空軍基地規範,如果真的沒有裝,就不准發射,我們承受不起這個風險」。

所幸花2個月溝通後獲得同意,齊柏林衛星可不加裝洩壓閥,但後續衛星必須加裝。

齊柏林衛星將升空 福八團隊打造星系不停歇

「壓力已變成日常,之前胃食道逆流,開會到一半就狂咳」,劉小菁坦言,接下整測工作後,每天工時超過12小時,團隊間的信任與凝聚力,是支撐她的重要支柱。她回憶有時開會前會走在隊伍最後,靜靜聽著團隊成員討論,感受大家全力以赴的專注與熱情,「這麼多人一直如此盡力,就是為了要讓這個計畫成功」。

2017年福五失焦的慘痛經驗,是福八改進的強大推力。劉小菁說,「RSI(光學酬載)團隊在福五時已經很努力,但當時跌倒了。我們都希望福五的挫折遺憾,一定要在福八成功」,團隊從未因為失敗而退縮,始終嚴格把關品質,力拚雪恥。

劉小菁透露,齊柏林衛星起運倒數時,她感動不已,腦中浮現團隊一路以來共同克服困難的種種,這顆衛星凝聚眾人的專業與堅持。許多成員在典禮前特地為衛星祈福,「希望它(衛星)不要辜負大家的期待」。

劉小菁說,衛星升空後,團隊會像牽掛遠行的孩子一樣,關心衛星表現好不好、是否鬧脾氣,「希望它(齊柏林衛星)的表現達到99分,剩下1分留給後續衛星精進」。(編輯:潘羿菁)1141102

Related Posts

1 of 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