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焦點

《林正二專欄》台灣要當印太戰略的棋手

2025/11/03 22:33

美國總統川普雖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將台灣納入圍堵中國的印太戰略體系中,然而,美國在加強對抗中國的同時,也會隨著國際政經情勢的變化,跟中國改善關係,對兩岸關係的看法及台灣的態度也會時軟時硬。此外,美國過份遷就中國的一中政策,也無法讓台發揮印太戰略上的地緣政治功能,而讓中國的強權勢力往海洋擴展,不利於美國與印太地區之穩定。美國如不調整一中政策,終將受制於中國以政治導引經濟的對台策略,而不利於兩岸的和平交流,使美國在中國與印太地區的區域經濟整合計劃受挫。美國在台海等全球戰略上不應過份遷就中國。

面對美國台海戰略上的動態彈性調整,美中既鬥爭又合作的複雜關係,台灣應有「不是任何國家棋子」的戰略制高點,在美中台三邊關係及東亞國際多邊權力結構中,找到對我有利的著力點,以成為棋手「順勢操作」,謀取最大的利益。
中國這幾年在「全球化戰略」思維下,發展了「海洋戰略」的理論,海、空軍力大幅增長,對南海島嶼主權態度強硬,對東亞國家威脅甚鉅。在中國「海洋戰略」的思維下,台灣做為西太平洋的大島,如美國企圖運用,正好可做為第七艦隊南下北上的中轉站,對美國控制亞太地區極為有利。
此外,就全球化經濟觀點而言,台灣扼守住東北亞進入南中國海兩個主要的水道,一個是台灣海峽,另一是巴士海峽,而南海為東北亞各國最主要的能源燃料補給線及通往歐非的主要航線,是維持日本命脈的海上交通線,此為東亞各國所忽略。

因此,政府應設法發揮控制台灣海峽及巴士海峽的地理優越態勢,讓美日在考量區域穩定及自身在東亞的利益時,無法忽視台灣在南海地區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力,藉由美日的重視,促使東協將台灣視作和美日同等級的國家行動員。
同時,政府應利用台灣牽制中國南海與東海艦隊的戰略優點,在抑制中國海權行動上,發揮適度的作用,以成為東協用以「平衡」中國勢力的重要國家行動員。如此,當東協在顧慮到如何確保其位於南海的國家利益時,當會想到台灣的作用。

在國際多邊權力結構中,台灣必須強化地緣戰略地位,建立亞太民主價值同盟。建議賴政府以「美日安保」內容為基礎,透過美日之協助,以「強化台灣的地緣戰略地位:建構有利亞太民主發展與海陸勢力平衡的積極性海洋戰略」為題,邀請亞太各國召開「綜合安全」研討會,從促進共識、資訊交流,相互參訪做起,進而開展軍事、經濟與民主社群之交流合作,以建構台灣與亞太各國的民主價值同盟。
台灣優越的地緣戰略地位及全球稱頌的經濟與民主發展經驗,是亞太地區建構民主價值同盟不可或缺的角色,是我們擴展國際外交關係的重要動力,賴政府應全力朝此方向努力。

美國一中政策是以兩岸雙方和平方式解決歧異,以對等地位談判,但中共的高姿態,對台飛彈部署數目越來越多,勢必沒有談判環境和空間,且嚴重破壞西太平洋地區之均勢,不利美國和平解決兩岸問題策略及其利益。美國偏向中國的台海政策嚴重違反台灣人民追求自由、民主與幸福的基本人權要求,實有調整此策略方向之必要。

Related Posts

1 of 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