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5 17:49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5日電)海龍離岸風電計畫今天宣布,由世紀風電承攬的21座三腳套管式水下基礎已全數完工並成功交付,此為世紀風電啟用全新「擎天塔」(Twin Tower)後首個完成組裝作業的專案,創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國產化重要里程碑。
海龍指出,此次交付的風機水下基礎是台灣離岸風場史上最大、最重的構件,每座高度超過90公尺,重量高達2000公噸,相當於1000台汽車的總和,這批水下基礎不僅體現製造規模的突破,更是國內供應鏈首次成功整合具備先進「油壓抱樁器系統」於水下基礎製造作業。
海龍計畫與世紀風電自2022年底簽署水下基礎製造合約以密切合作,製造期間,海龍計畫協助世紀風電各項製造作業、風險管理及溝通,派駐超過20名駐廠人員,橫跨製造管理、品質管理、環安衛、時程規劃、銲接及塗裝檢驗、工程技術及專案管理等,共同提升國內相關技能。
海龍表示,世紀集團旗下公司與廠房,包含世紀風電台北港、世紀鋼構觀音廠、世紀鋼構雲林廠、世紀樺欣及其協力在地供應鏈,都投入海龍計畫水下基礎生產製造,巔峰時期世紀風電投入人力達1400人。
海龍計畫執行長暨專案總監柯廷灝(Tim Kittelhake)表示,過去3年雙方透過「One Team」的合作方式,確保水下基礎的製造達到品質要求並按時完成,在本地建造的安裝船環海翡翠輪裝船前提前完工,充分證明台灣在地供應鏈有能力穩定供應及達到國內離岸風電成長目標,並持續吸引投資以實現複雜的大型專案建置。
世紀風電採用「擎天塔」來組裝海龍計畫的水下基礎,海龍指出,這是全世界第1座專為製造深海域超大型離岸風電水下基礎打造的室外吊裝設施,顯示在地供應鏈在吸收國際經驗的同時,亦具備設備能量與創新能力。
世紀風電董事長賴文祥表示,回想過去海龍專案面臨的重重關卡,包含首次面對市場上最大最重的水下基礎,促使世紀在台北港戶外區建造「擎天塔」因應最終大組裝的挑戰;世紀集團包含世紀風電、世紀鋼構、世紀樺欣、世紀重工全體加入戰局;水下基礎設計中加入抱樁器油壓系統,需克服學習曲線等。
不只如此,賴文祥說,海龍指派的國輪「環海翡翠號」船期安排緊湊如走鋼索,又逢今年夏季颱風頻繁,但在彼此高強度配合下,成功如期如質完成交付,從第1座上船到第21座上船只花34天。
海龍計畫已於今年6月宣布首支風機所發綠電順利併入台電電網,預計今年底完成半數風機完工併聯,2026年達成全數風機併網發電,屆時將成為台灣首座大於1GW風場,提供超過百萬家庭潔淨能源。
面對全球離岸風電逆風,如何看待台灣市場,柯廷灝表示,台灣風場具有風強優勢,且海床土壤狀況適合開發,加上已培植良好本土供應鏈,將待3-3期標規出爐再決定是否要投標。
但他也強調,從海龍專案累積經驗值得繼續發展,台灣市場已準備好,國內產業也需新訂單往前邁進,從德國經驗來看,政策動能改變均會影響產業發展狀況,期待台灣政府持續推進綠能、產業發展政策。(編輯:潘羿菁)11408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