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美官員變身新創家 深智打造零售業AI大腦

(中央社記者蘇筱雯台北28日電)深智科技(NexRetail)執行長吳承翰拖著大行李箱現身受訪,但他可不是單槍匹馬,待設備組裝好,AI助理立刻出現在屏幕對著記者微笑。

這套技術的源頭,是早於ChatGPT問世前,吳承翰就為零售業客製的AI解方。

當AI被視為冷門 美、台創業找出路

2001年吳承翰即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究類神經網路,後到加大洛杉磯分校、加州理工州立大學深造。「當時AI附屬各工程領域之下,純做類神經網路是找不到工作的」,他遂參與學校和軍方的合作計畫,研發F-22戰機影像偵測、通訊系統;也曾創業設計地對空通訊晶片,在公司賣給聯邦航空總署後,進入美國政府服務,際遇可說人人稱羨。

回台探親時,吳承翰發現台師大與南卡大學合開國際企管雙碩士學程,認為可結合自身東、西方背景優勢,決定留在台灣進修。

看圖說故事 研發出零售業大腦

過程中,吳承翰發現零售供應鏈的計算準確度僅約30%,「基本上亂猜消費者喜好,只能大量鋪貨。」他思索,是否可以靠AI精準計算?這個提問不但發展為吳承翰的MBA專題,也成為2017年創辦深智的契機。

吳承翰採取的解方是門市攝影鏡頭不需拍到臉部,僅用AI判斷消費者年齡、性別等資訊,並解讀其行為,進而統計出數據。他將這套技術比喻為店內大腦,可以根據數據判斷商品上架速度、廣告投放的金額與對象等。

他舉連鎖咖啡業龍頭為例,服務速度、交流目光、清理效率等KPI以往靠神祕客現場打分數,「但神祕客無法確切追蹤加了某筆行銷預算後,真有客人過來買?還是只看看就離開?」

「把鏡頭對外,它其實萬用!」吳承翰說明此核心技術是影像辨識並結合文字,也就是看圖說故事,現稱可解釋性AI。而既可追蹤人,也就能監測交通、災害,甚至無人機、坦克。

靠抓賊打響名號 技術擴及線上、下

這套技術出現時間比ChatGPT還早,當時大家難以理解,吳承翰用電影《頂尖對決》金句比喻:「做出超越一個世代的東西,人家認為你是天才;超出兩個世代,人家認為你是瘋子。就詐騙啊!」深陷困境的他,卻因一次巧合事件,徹底扭轉命運。

2019年深智受工研院之邀參展舊金山TechCrunch Disrupt,「我們有個動作辨識是拿取,正好拍到對面韓國攤位被竊畫面。警察問他長什麼樣子?我說不知道,因為人臉遮起來了。最後靠包包特徵抓到他。」抓賊事蹟引起注意,LG認為這套技術不錯也保護隱私,深智就此迎來第一個客戶。

而後新冠疫情,更促使深智將「看圖說故事」運用於線上,解讀以圖片、影片呈現的廣告內容,「大家喜歡哪種產品?哪個藝人的代言?這些數據讓廣告商或品牌更理解自己的客戶」。

客製化AI店員 價格遠低ChatGPT

整合線上、下智慧零售和物流AI自動化,深智延伸開發電商專用AI,「我們現在被Google訓練得太會用關鍵字搜尋,但這跟店員講話完全不一樣。」披上人型外衣,亮麗的AI店員搭載於電商或品牌官網,人們用自然語言和他溝通,就能找到符合需求的商品。

搭載於實體機台,則能穿梭在門市回答、引導客人,加裝機械手臂還可協助取貨,現於美國、歐洲、日本的零售場域已能見到他們的身影。服務過程獲得的消費者資訊,又能回過頭成為廣告分析數據。

更重要的是,「人物生成、影音辨識、回答、動作都不需接網路,全靠高通驍龍8550 AI晶片」,吳承翰指著身旁「助理」說,如果導到ChatGPT,Nvidia GPU通常1個使用者計價1美元,若25萬個消費者便要新台幣750萬,深智採ARM架構,僅需約6萬,「解方都是AI,怎麼做得經濟實惠,就是打入企業的關鍵」。

跳脫代工思維 助新創海外放長線

AI店員能問世,吳承翰歸功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的資金挹注;今年深智更入選SelectUSA新創團,有幸由經濟部帶隊赴美,結識許多潛在投資、合作人脈,對發展美國市場大有助益。他指出,台灣新創優勢是硬體代工發達,客製化速度快、易占先機,但市場小所以向外開拓至關重要。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然各界思維應跳脫代工模式,新創企業最少需兩年才能建立互信,尤其一旦合作,深智將取得業主內部數據,「參展引起對方興趣,他會等一年後回來確認你還在不在」。

吳承翰總結道,「這條漫長的路,唯有產官合作持續投入,才能讓成果真正發揮影響力。」(編輯:陳姿伶)1140828

Related Posts

1 of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