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正德:散裝貨運需求轉強 呈量少價漲格局

2025/8/29 18:46(8/29 18:56 更新)



散裝航運業者正德29日在法說會上釋出展望,看好需求端轉強,供給面則面臨結構性瓶頸,市場呈「量少價漲」的強勢格局。(正德提供)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傳真 114年8月29日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9日電)散裝航運業者正德今天在法說會上釋出展望,美國關稅等政策不確定性降低,加上中國大陸加碼推動基礎建設,俄烏戰爭有望停火,帶動重建機會,需求端轉強,供給面則面臨結構性瓶頸,市場呈「量少價漲」的強勢格局。

正德今天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正德表示,113年4月董事會決議訂購4艘,委託大陸造船廠打造的6.35萬噸極限靈便型(Ultramax)散裝貨輪,已於114年8月上旬全數交付完成,已洽妥租家10年長期租約,受惠新船加入營運,業績及獲利穩健。

正德上半年營收新台幣10.56億元,年增34.68%,稅後純益達3.04億元,年增12.46%,每股稅後盈餘0.93元,受今年逐季加入的新造環保節能船貢獻的營收,7月營收達1.83億元,為歷史次高;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12.39億元,成長32%。

正德表示,美國關稅政策,以及中國製船舶關稅政策和港口費用的不確定性降低,加上中國大陸加碼推動基礎建設,包括西藏大壩與雅下工程,俄烏戰爭可能停火所引發的預期心理,市場呈現「量少價漲」的格局。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正德指出,除需求端轉強外,供給面也面臨結構性瓶頸,全球約有25%的散裝船齡超過15年,受到環保法規影響,迫使部分老舊船提前退出市場,或被迫降速航行,壓縮有效運力,而新船交付根據船舶產業預估,因產能與經濟不確定性而延遲,2025年與2026年散裝船新船交付量年增幅將低於2%,意味新增運能有限。

汰舊換新方面,正德表示,已於2025年8月訂購5艘1.75萬噸多用途(MPP)散裝貨輪,預計自2027年下半年陸續交船,擴大營運規模,正德船隊目前22艘船舶,仍採長短租配置模式營運。(編輯:楊凱翔)11408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