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林宜敬:台灣軟體產業要蓬勃發展 一定要做product

2025/9/3 13:12

(中央社記者呂晏慈台北3日電)數發部長林宜敬今天宣示將建構台灣人工智慧(AI)產業生態系,盼使更多軟體公司投入「做product(產品)」,「台灣軟體產業要蓬勃發展,一定要『做product』,比較容易打入國際市場」。

數發部今天上午舉行媒體茶敘,林宜敬會中提到將以AI產業、資安韌性、打詐作為施政重點,同時推動建置數位憑證皮夾等數位政府建設。

媒體會中詢問,未來數發部施政方向是否依循「黃規林隨」,林宜敬說,先前擔任次長時協助規劃AI產業政策,他非常認同前部長黃彥男設下的方向,最重要的是加強執行、確實落實。

為強化AI產業發展,林宜敬表示,台灣軟體產業分成「做project」與「做product」2類,前者針對明確而特定的客戶,經由外包契約進行承攬,後者則是針對不特定、眾多的客戶設計一個產品,如Microsoft、Google、ChatGPT,或趨勢科技、訊連科技、沛星互動科技(Appier)、玩美移動、睿控網安(TXOne)等台灣企業。

林宜敬說明,「做product」的開發成本很高,但複製成本接近於零,因此若要成為一個健康的軟體公司,迅速擴大規模且賺到很多錢,這是重要關鍵。世界上許多大型的系統整合商,除了做專案,也會將產品組合成模組提供給客戶,例如1972年IBM曾有5名工程師創立了SAP公司,便是源於賣電腦時必須為各個客戶寫的財會軟體。

林宜敬表示,他來自軟體產業界,認為台灣軟體產業要蓬勃發展,一定要「做product」,比較容易打入國際市場,因為在台灣「做project」可以做政府生意、推出非常客製化的軟體,但若走到國際,想跟日本、泰國、中南美洲國家政府談「做project」,是非常困難的。

林宜敬說明,期盼讓台灣軟體產業協助解決社會問題時,也能賺大錢。台灣的軟體產業不若硬體產業強,最大的原因是因為硬體產業擁有非常好的生態系,但軟體產業尚未形成一個健康的生態系,因此,需要有更多公司投入「做product」,而現在聚焦「做project」的公司,也要將其模組化,取代每次都要重新寫程式的做法。

媒體關注,行政院會8月通過「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由各部會制定指引而非設立專責機關。林宜敬表示,AI將徹底改變人們的未來,涉及各個部會,而非僅與國科會或數發部有關,不設立主責機關不代表此事不重要,而是非常非常重要,希望各部會都能動起來,做好風險監管。

至於各界關注媒體議價政策規劃進度,林宜敬提到,行政院團隊希望透過法律、科技、商業3方面來協助台灣的媒體,先前澳洲與加拿大的媒體議價法出現一些波折,不是很順利,如果法律走不通,就想其他辦法,此事涉及Meta、Google等數發部主管的社群媒體產業,以及分屬文化部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監管的媒體產業,盼透過跨部會溝通,協助台灣媒體產業找到好的方法、有合適的收入。(編輯:楊蘭軒)11409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