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金融評議中心申訴案 保險必要性醫療與否爭議多

2025/9/6 10:43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6日電)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統計顯示,上半年共7737件申訴案與評議案件3167件。觀察第2季申訴類型,保險業申訴案占比最高逾7成,銀行占比2成3,其中,壽險業理賠類型中以必要性醫療與否的爭議最多,銀行業則是信用卡消費款爭議類型較多。

民眾金融服務若碰到相關爭議,根據金融消費者保護法(金保法)規定,民眾可以先向業者提出申訴,若處理未果,可向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請評議。攤開評議中心近年統計,疫情期間因防疫保單爭議大增,帶動2022年、2023年的整體申訴案飆高到5萬2288件與2萬1767件,去年申訴數陸續下降回歸正常。

細看評議中心今年上半年的爭議類型,銀行業常見爭議類型為信用卡消費款項爭議、違反金融產品條件或風險說明爭議,壽險業理賠類型中則以必要性醫療與否爭議為主,產險業理賠類型中以理賠金額認定最為常見,證券期貨業則以基金(含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境外基金)銷售糾紛為主。

進一步觀察第2季3680申訴案中,保險業申訴案占比最高達71.52%、共2632件,其次為銀行占比23.43%、866件,再來是證券期貨業占比4.29%、共158件,最後是電子支付業占比0.65%、僅24件。其中,保險業中以壽險最多達1835件,其次為產險746件與保險輔助人51件。

根據統計,壽險業第2季申訴案共1835件,理賠類型中以必要性醫療與否的爭議較多,這類型主要是保單中若涉及醫療行為與醫療費用支出,究竟是否有必要性,實務上易有爭議。

評議中心表示,近年醫療技術進步,很多新興醫療方式是過去保單裡面沒有明確寫出是否理賠,因此在後續民眾申請理賠過程中,是否屬於必要性醫療,雙方多有不同看法。建議民眾可以在使用醫療服務前,先確認保單是否有給付,避免後續爭議。

銀行業第2季申訴案共866件,以信用卡消費款爭議較多。評議中心指出,這部分有些是有心人士騙取消費者OTP(一次性密碼)簡訊內容,因此衍生的信用卡爭議款項案,趨勢上並未增加,銀行近期也已強化調整OTP簡訊的資訊揭露,像是標示幣值,確保消費者掌握刷卡消費資訊。

另外,金管會預計3階段納管融資租賃公司,首階段把中租、裕融、和潤及日盛台駿4家上市集團旗下共13家融資租賃公司納管金保法,9月15日生效,若後續業者涉廣告不實、暴力討債、契約內容違規等,民眾可向評議中心申訴。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長杜怡靜表示,目前內部已進行數場教育訓練,包括找法官、實務業者討論融資租賃公司實務上可能的爭議態樣,評議委員目前也有組成專門組別因應未來可能案件,評議中心也向融資租賃公司宣導,確保業者了解相關糾紛處理流程與機制。(編輯:翟思嘉)11409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