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美烏啟動1.5億美元重建基金 聚焦礦產與能源合作

2025/9/18 20:49(9/18 20:59 更新)

(中央社記者陳彥婷基輔18日專電)烏克蘭政府宣布,將攜手與美國推動「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首階段投資總額達1.5億美元(約新台幣45億元),雙方各出資7500萬美元,並針對關鍵礦產與能源領域展開合作。美方代表團近期已抵達烏國,實地考察相關項目。

根據「基輔獨立報」報導,烏克蘭經濟、環境與農業部長索博列夫(Oleksii Sobolev)17日指出,該基金將採「實支實付」方式運作,未來所有撥款將依據個別項目審核結果核發。

報導指出,美方將由聯邦政府旗下的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DFC)出資,烏方則將從2025與2026年度預算中編列款項。基金完成行政程序及投資指引後,預計最快可於今年11月下旬啟動首批投資項目。

索博列夫表示,該基金將成為未來吸引國際投資的示範平台,除可供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進行股權與債權投資外,也將開放其他國際金融機構參與。

索博列夫進一步指出,美方特別關注鋰礦與天然氣領域。由於部分天然氣項目已具開發基礎,較易推進;反觀礦產開採則可能需時10年。他表示,目前美方正評估烏克蘭中部基羅夫格勒州(Kirovohrad)、日托米爾州(Zhytomyr)的相關設施。

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高級副總裁高德曼(Mateo Goldman)則指出,這項投資將是促進烏克蘭市場開放的重要里程碑。

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代表團近日在索博列夫陪同下,走訪基羅夫格勒州鋰礦場及加工設施。該礦場除生產鋰礦,亦開採用於核能發電控制棒的鈦、鋯、鉿等稀有金屬。

礦場執行長布羅茲基(Andriy Brodsky)受訪時表示,「儘管我們的副產品在烏克蘭重建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們仍有能力將關鍵能源原料供應給美國夥伴,提供有別於中國的替代方案。」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烏克蘭為全球主要鈦金屬生產國之一,出口市場以美國及墨西哥為主,鈦廣泛應用於高科技與航空等領域。

烏、美兩國於今年4月簽署礦產合作協議,並在5月開展重建投資基金,協議中允許美方投資烏克蘭天然資源、基礎建設與國防相關項目。根據協議,首10年所得收益將全數投入烏克蘭經濟發展。(編輯:高照芬)11409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