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台積電力拚硫酸不外運 升級回收系統

2025/10/31 11:18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31日電)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積極建構綠色循環體系,以「一滴硫酸都不外運」為目標,不僅升級廠內廢硫酸回收系統,亦規劃透過零廢製造中心,將廢硫酸轉製成高附加價值的衍生產品,應用於工業原料及建築材料等領域。

台積電在新出爐的ESG(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電子報中指出,硫酸是半導體製程中的重要化學品,台積電於民國103年開發廢硫酸回收系統1.0版,實現廢硫酸再生為工業級硫酸並回用於廠內廢水處理系統。

為解決系統長期運行帶來的技術挑戰,台積電深入研究回收系統內的化學反應機制,開發新型催化劑取代鹽酸作為催化劑原料,結合實驗設計與多層次測試,研發出低腐蝕性的新型催化劑,不僅降低設備耗損風險,因催化效果提升而減少使用量。

此外,台積電透過引入搪玻璃反應器技術,利用高溫燒結形成的搪玻璃層覆蓋於槽體內部,取代傳統以黏合劑固定內襯材料的設計,有效克服黏合劑在高溫環境下失效所導致的內襯剝離現象,強化設備耐用度及穩定運行。

台積電「廢硫酸回收系統2.0版」於113年在晶圓15B廠設置並完成1年實際運轉驗證,新型催化劑對不銹鋼設備腐蝕率降低98%,催化劑用量減少99%,化學反應時間縮短80%以上。114年將廢硫酸回收系統2.0版列入新建廠區標準設計,深化物料再生價值。

台積電還致力落實空氣污染物最小排放目標,除開發削減技術使單一廠區氮氧化物(NOx)排放減少60%外,亦推動「氧化亞氮(N2O)削減技術專案」。

台積電表示,透過與供應商合作改造電熱式現址式處理設備優化空氣排放品質,經工研院實測單台設備的氧化亞氮削減率推升至90%,同時使氮氧化物排放量再降低40%,並已通過半導體製造設備安全衛生及環保標準(SEMI S2)與台積電新機台及新化學品審查委員會審核可行性。

台積電表示,至114年10月,技術已成功導入晶圓12A廠、晶圓12B廠、晶圓14A廠、晶圓14B廠、晶圓15A廠、晶圓15B廠,並列為新建廠區標準設計,精進溫室氣體排放處理能力。(編輯:楊蘭軒)11410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3,953